腺苷脱氨酶 |
ADA |
ADA的检测作为肝功能的常规项目检查比ALT更具临床意义 可用于判断急性肝损伤及残留病变、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及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,胸腹水、脑脊液中ADA的活性可用于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和结核性及癌性、非结核性的鉴别诊断。 ADA的活性和AIDS相关抗体的检测可协同作为AIDS的诊断标志。 |
钾、钠、氯、碳酸氢根 |
K、Na 、Cl、HCO-3 |
人体的体液环境必须具有适宜的酸碱度,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。 心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电生理及细胞的正常活动都要求特定的pH范围与电解质水平。 在临床上,水、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很常见,多为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继发现象。 |
胆汁酸 |
TBA |
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。 可以协助诊断急性肝炎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乙醇性肝病、中毒性肝病及胆汁淤积等等. |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|
ACE |
ACE可催化血管紧张素 I 形成血管紧张素 II
,后者可引起高血压 血清ACE变化可作为衡量各种因素所致急性肺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可作为监测肺心病患者病情及判断疗效的较可靠生化指标。 甲亢ACE活性和T3、T4水平呈正相关。血清ACE测定不仅可用于甲亢的辅助诊断,也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。 |
钙离子 |
Ca |
离子钙具有生理活性,它比总钙更能反映机体内钙的代谢,对疾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离子钙测定对指导较大的外科手术、新生儿低钙血症、慢性肾衰患者、肾血透时的病人的正确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|
5‘核苷酸酶 |
5‘-NT |
5‘核苷酸酶增高主要见于肝胆疾病,尤其阻塞性黄疸 可以作为黄胆的诊断和黄胆性质的鉴别诊断 |
锌 |
Zn |
血清锌与AST呈负相关,锌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。 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患者,尤其Cu/Zn比值降低,可作为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之一。 传染性肝炎、乙醇性肝炎、病毒性肝炎血清锌含量均降低。缺锌可能在肝硬化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。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u/Zn比值明显增高,Cu/Zn比值以1.6为临界值。 锌对白细胞的吞噬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。白细胞锌减少见于白血病、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。 Alzheimer病,脑脊液锌水平降低,血清锌无显著差异。脑脊液中锌含量降低是Parkinson病的危险因素之一。 |
氨 |
NH+4 |
对肝性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,对肝病的病情发展及愈后疗效追踪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|
总、直接胆红素 |
BIL |
酶法试剂提供更优质的诊断效果,临床上多用于黄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总胆红素降低与冠心病(CAD)危险增加相关。总胆红素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降低。 |
肌酐 |
CREA |
血中肌酐浓度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,因而血浆肌酐测定是临床常规肾功能试验之一。 透析治疗前后,血清肌酐测定可用于选择透析指征。 血清CREA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|
镁 |
Mg |
凡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者均可使血清镁滞留而增高 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。心梗范围越大,血清镁下降越明显,心律失常也越严重。 测定镁含量对局灶性心肌坏死比心电图和血清酶更敏感。 血清镁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脑血管发病危险因素之一。 |
磷 |
Pi |
血中钙、磷浓度之间有一定关系,血浆中[Ca]·[P]=35~40,当乘积低于35时,将引起软骨病。 但当钙、磷浓度乘积大于70时,可发生转移性钙化,临床出现关节痛、眼结膜炎、角膜炎及皮肤痛痒等症状。 高磷血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和肾功能衰竭的有关症状。 血磷与血糖呈负相关 对肝硬化者检测,血钙、磷减低,AKP升高,并随病情加重而越明显。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易发生低磷血症。伴有呼吸衰竭或碱中毒时,血磷下降更明显。 |
WXR/PXY04.2.23